繼上次「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物聯網?」,我又突然想要來靠夭一下了。就如同我標題寫的一樣,正是要靠夭靠夭雲端。雲端是有它的必要性,但是現在大家開口閉口都是雲端(特別是講到物聯網),就會一種說不上來的怪,從我的腹股溝直衝腦門。
相信一定會有人多人說,雲端?早就都嘛雲端了!那只不過是一個新名詞!新瓶裝舊酒!
是的,如果你這樣說,我也不反對。
可是,我這裡說的雲端,指的是真的比較潮的那種。也就是將運算能力與資料都放在外太空的那一種。
是不是所有資料都適合上雲端?那倒未必。你一定會想,敏感性資料,上雲端恐怕會有安全性的問題。確實是有資料以及隱私曝光的危險性存在沒錯,不過單就物聯網比較普遍性的看法,即便是撈到一大堆機器的資料,或許威脅性也比不上一通詐騙電話。資料曝光會有危險,往往是資料經過分析之後的價值具有危險性,因而讓資料本身的安全性也變得很重要。
所以,如果台灣把正在發展核武的各項研究量測數據通通拋上雲端,那就真的很危險了。又或者工廠的特殊製程,有一些量測資料也上了雲端(公有雲),當然也會有安全性的問題。
比起資料紀錄,更危險的是「控制」。如果有人可以控制你家的電燈,雖然也沒甚麼大不了,但普通人還是會覺得很害怕吧!但是,我這裡要說的危險,並不是這種情境,畢竟授權、驗證若能防堵的好,別人要輕易打通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要說的危險是即時性的問題。不曉得是不是有人看過用雲端控制門鎖之類的應用,即便是打開一個門鎖,還是會感受到一點小小的延遲。當你的控制訊號,從手機發送出去後,先從外面繞一圈再回來開鎖,即便有點延遲,其實還可以忍受。如果今天是一個鍋爐,溫度超過1000度,沒有在上揚到 1000.1 度之前就關閉,鍋爐馬上爆炸。這時候使用雲端,完全就是在跟他賭就對了。(當然在這種危險的場景,多數都會設計本地的控制單元具有決策能力。)
以上的情境,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再推廣。我相信你也會得到一個結論,物聯網跟雲端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概念。物聯網是不是一定需要雲端?我相信你心中應該也有一把尺。
我良心的建議,如果一間做物聯網的公司,一直跟你強調雲端來雲端去,你必須得好好思考思考了。我不是說有雲端一定不好,但是,這其中十有八九都是沒有什麼核心理念好賣你的,所以只好跟你雲裡來霧裡去的。
問題來了,當我跟客戶說,上雲端沒問題哦!但是雲端服務的費用,要請貴公司自行負擔,依照需求的不同,我們看看哪些服務商提供的方案比較划算,再向您報告。
客戶:「沙小啊!你就給我一個價格,不用這麼麻煩,你們就一次性幫我處理好。」
但問題是,租用別人的服務,我們實在沒辦法一次性處理好啊!你知道,客戶通常都是這樣,最好東西一次買斷,之後都不要再索取服務費、月租費之類的。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接下來,我要說的是背後比較錯綜複雜的問題。特別是對台灣這種中小企業居多的環境,而且對新創公司也是很頭痛的問題。
物聯網,只要扯上「雲端」,掌握通路(Channels)的才是贏家
他們是誰?當然是擁有資料中心、擁有傳輸通道、擁有頻段資源、擁有服務通路體系的公司,一言以蔽之,就是那些擁有「基礎設施」的人。
中小企業,你要他養一個資料中心?不是吧!大多數的選擇,我去跟 Amazon 分租一塊吧!
為什麼中小企業沒辦法養自己的基礎建設,第一是錢,第二是技術支援,第三是穩定性。而且,我公司那麼小,聽都沒聽過,誰敢用我的服務?但是,如果我跟客戶說,「哦!我們背後的資料中心是 Google 提供的服務」,那肯定就放心了!所以誰是老大?當然是 Google、IBM、Facebook、Amazon 之流 (謎之音:「不爽不要用!」 .... XDDD)。
於是,中小企業跟新創公司們,就必定要在「應用服務」上絞盡腦汁,提供很棒的價值,全力促使消費者買單!(畢竟基礎設施不是在我手上啊....)
在物聯網的世界,現在你有看到誰能讓消費者買單嗎? 「沒有!」
在消費者還不願意買單之前,中小企業首當其衝,一定得先貢獻一袋熱血給背後的服務商。所有中小企業都在吶喊:「說好的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呢?」(產品沒有人用啊!哭哭...),最後落得豬狗不如。
我不是在靠北 Google 他們不能賺還是怎樣,畢竟做基礎建設是需要花大錢的,中華電信也沒辦法平白無故就一條光纖到你家吧!只是,我認真覺得,物聯網+雲端,這風向球其實是背後這些大的營運商在控制的,你我都得認命。
坦白講,做一個「智慧家庭」的應用,你也要扯上雲端,我是覺得有點多了。為什麼有點多?現在請你把自己當消費者,你在千里之外用手機打開家裡的燈,值得讓你花錢買單嗎?哦,那如果可以在我踏進家的那一刻,電燈就自動打開呢?你願意買單嗎?雖然智慧家庭是一個很爛的例子啦,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你也不願意,那還有誰願意?
事實證明,目前完全沒有一種可以驅使消費者買單的動機存在。你知道,誰會在乎我一進家門就開不開燈?把建築師當白痴嗎,電燈開關通常都是一進門就摸的到,建築空間是連盲人要如何找到插座的問題都已經通盤考慮進去的藝術啊!
對智慧家庭,我對新創公司的建議是,不要把這些基本監控類型的功能當成是你公司的賣點,一來是完全沒有競爭力(很多人在做),二來是你根本說服不了消費者。
說到這裡,希望沒有打擊到很多人才是。以智慧家庭為例好了,不要說什麼工業4.0、智慧工廠(那離我們都有點遙遠),如果你問我,你那麼會說,那到底要怎樣做?我的回答是,「我就是不知道啊!」如果我知道,我幹嘛告訴你,是不是。但是我能說的是,如果今天我一踏進家門,燈開了,飯煮好了,衣服洗好曬好了,啊.... 熱水也給我烙好了!那我就肯定會買單!(你需要的不是物聯網,而是一個老婆大大~~~ 兄弟,與其把錢花在智慧家庭,不如把錢花在老婆身上吧!)
對物聯網+雲端而言,我覺得中小企業拿到的是一手爛牌。但是能夠好好打,不是沒有機會。第一個就是自己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自身的產品一定要往「雲端」靠攏,如果沒有那個必要,實在是沒有理由自己跳坑被服務商綁死。第二個是思考一下,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不是在沒有雲端的加持之下,也能夠說服消費者。
「聽你這樣說,物聯網是不是沒有未來?」.... 不要會錯意了,我不是在講物聯網有沒有未來,我是在講物聯網跟雲端不能夠視為同一個概念哦,因為實在有太多人把它們混為一談了。做物聯網的人,不應該被雲端這件事給綁手綁腳才是!
還有,想跟 Maker 們說,如果你在物聯網上面有很棒的點子,你想拿它來搞一番事業。但是你如果發現,你的東西如果不靠 ThingSpeak、Firebase 之類的服務就活不下去,那你就真的要好好再評估一下,是不是產品本身的價值,將雲端抽離掉之後還存在。(意思是說,價值其實是因為你的東西很好用,跟雲端不雲端沒有關係。)
(最後ㄋㄟ,不免要再小小地打一下招募廣告!我們公司超缺前端工程師.... 特別喜歡有 React, Flux 經驗的人.... 如果你也想在物聯網這塊領域耕耘耕耘,歡迎跟我聯絡哦~ 好歹讓我有機會跟你介紹一下我們在做些什麼啊~)
一、雲端就是潮!
真的!有夠潮。相信一定會有人多人說,雲端?早就都嘛雲端了!那只不過是一個新名詞!新瓶裝舊酒!
是的,如果你這樣說,我也不反對。
可是,我這裡說的雲端,指的是真的比較潮的那種。也就是將運算能力與資料都放在外太空的那一種。
二、物聯網加上雲端,超潮!
舉個最易懂的例子,各地空氣品質的感測資料,通通拋上雲端去。只要有適合的權限,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網路,就可以隨時看到這個資料,以及這些資料經過分析之後的結果。以這個例子來說,雲端真的很適合、也很棒。是不是所有資料都適合上雲端?那倒未必。你一定會想,敏感性資料,上雲端恐怕會有安全性的問題。確實是有資料以及隱私曝光的危險性存在沒錯,不過單就物聯網比較普遍性的看法,即便是撈到一大堆機器的資料,或許威脅性也比不上一通詐騙電話。資料曝光會有危險,往往是資料經過分析之後的價值具有危險性,因而讓資料本身的安全性也變得很重要。
所以,如果台灣把正在發展核武的各項研究量測數據通通拋上雲端,那就真的很危險了。又或者工廠的特殊製程,有一些量測資料也上了雲端(公有雲),當然也會有安全性的問題。
比起資料紀錄,更危險的是「控制」。如果有人可以控制你家的電燈,雖然也沒甚麼大不了,但普通人還是會覺得很害怕吧!但是,我這裡要說的危險,並不是這種情境,畢竟授權、驗證若能防堵的好,別人要輕易打通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要說的危險是即時性的問題。不曉得是不是有人看過用雲端控制門鎖之類的應用,即便是打開一個門鎖,還是會感受到一點小小的延遲。當你的控制訊號,從手機發送出去後,先從外面繞一圈再回來開鎖,即便有點延遲,其實還可以忍受。如果今天是一個鍋爐,溫度超過1000度,沒有在上揚到 1000.1 度之前就關閉,鍋爐馬上爆炸。這時候使用雲端,完全就是在跟他賭就對了。(當然在這種危險的場景,多數都會設計本地的控制單元具有決策能力。)
以上的情境,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再推廣。我相信你也會得到一個結論,物聯網跟雲端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概念。物聯網是不是一定需要雲端?我相信你心中應該也有一把尺。
我良心的建議,如果一間做物聯網的公司,一直跟你強調雲端來雲端去,你必須得好好思考思考了。我不是說有雲端一定不好,但是,這其中十有八九都是沒有什麼核心理念好賣你的,所以只好跟你雲裡來霧裡去的。
三、雲端對中小企業的困擾
我們公司雖然做物聯網,不過我們跟雲端這回事切得非常開。客戶如果想要上雲端,沒問題,當然可以做給他。這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加上個 option。問題來了,當我跟客戶說,上雲端沒問題哦!但是雲端服務的費用,要請貴公司自行負擔,依照需求的不同,我們看看哪些服務商提供的方案比較划算,再向您報告。
客戶:「沙小啊!你就給我一個價格,不用這麼麻煩,你們就一次性幫我處理好。」
但問題是,租用別人的服務,我們實在沒辦法一次性處理好啊!你知道,客戶通常都是這樣,最好東西一次買斷,之後都不要再索取服務費、月租費之類的。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接下來,我要說的是背後比較錯綜複雜的問題。特別是對台灣這種中小企業居多的環境,而且對新創公司也是很頭痛的問題。
物聯網,只要扯上「雲端」,掌握通路(Channels)的才是贏家
他們是誰?當然是擁有資料中心、擁有傳輸通道、擁有頻段資源、擁有服務通路體系的公司,一言以蔽之,就是那些擁有「基礎設施」的人。
中小企業,你要他養一個資料中心?不是吧!大多數的選擇,我去跟 Amazon 分租一塊吧!
為什麼中小企業沒辦法養自己的基礎建設,第一是錢,第二是技術支援,第三是穩定性。而且,我公司那麼小,聽都沒聽過,誰敢用我的服務?但是,如果我跟客戶說,「哦!我們背後的資料中心是 Google 提供的服務」,那肯定就放心了!所以誰是老大?當然是 Google、IBM、Facebook、Amazon 之流 (謎之音:「不爽不要用!」 .... XDDD)。
於是,中小企業跟新創公司們,就必定要在「應用服務」上絞盡腦汁,提供很棒的價值,全力促使消費者買單!(畢竟基礎設施不是在我手上啊....)
在物聯網的世界,現在你有看到誰能讓消費者買單嗎? 「沒有!」
在消費者還不願意買單之前,中小企業首當其衝,一定得先貢獻一袋熱血給背後的服務商。所有中小企業都在吶喊:「說好的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呢?」(產品沒有人用啊!哭哭...),最後落得豬狗不如。
我不是在靠北 Google 他們不能賺還是怎樣,畢竟做基礎建設是需要花大錢的,中華電信也沒辦法平白無故就一條光纖到你家吧!只是,我認真覺得,物聯網+雲端,這風向球其實是背後這些大的營運商在控制的,你我都得認命。
坦白講,做一個「智慧家庭」的應用,你也要扯上雲端,我是覺得有點多了。為什麼有點多?現在請你把自己當消費者,你在千里之外用手機打開家裡的燈,值得讓你花錢買單嗎?哦,那如果可以在我踏進家的那一刻,電燈就自動打開呢?你願意買單嗎?雖然智慧家庭是一個很爛的例子啦,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你也不願意,那還有誰願意?
事實證明,目前完全沒有一種可以驅使消費者買單的動機存在。你知道,誰會在乎我一進家門就開不開燈?把建築師當白痴嗎,電燈開關通常都是一進門就摸的到,建築空間是連盲人要如何找到插座的問題都已經通盤考慮進去的藝術啊!
對智慧家庭,我對新創公司的建議是,不要把這些基本監控類型的功能當成是你公司的賣點,一來是完全沒有競爭力(很多人在做),二來是你根本說服不了消費者。
說到這裡,希望沒有打擊到很多人才是。以智慧家庭為例好了,不要說什麼工業4.0、智慧工廠(那離我們都有點遙遠),如果你問我,你那麼會說,那到底要怎樣做?我的回答是,「我就是不知道啊!」如果我知道,我幹嘛告訴你,是不是。但是我能說的是,如果今天我一踏進家門,燈開了,飯煮好了,衣服洗好曬好了,啊.... 熱水也給我烙好了!那我就肯定會買單!(你需要的不是物聯網,而是一個老婆大大~~~ 兄弟,與其把錢花在智慧家庭,不如把錢花在老婆身上吧!)
對物聯網+雲端而言,我覺得中小企業拿到的是一手爛牌。但是能夠好好打,不是沒有機會。第一個就是自己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自身的產品一定要往「雲端」靠攏,如果沒有那個必要,實在是沒有理由自己跳坑被服務商綁死。第二個是思考一下,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不是在沒有雲端的加持之下,也能夠說服消費者。
四、結論
原本還想寫下去。不過覺得說的有點多了,其餘就等有空再慢慢靠北一下。「聽你這樣說,物聯網是不是沒有未來?」.... 不要會錯意了,我不是在講物聯網有沒有未來,我是在講物聯網跟雲端不能夠視為同一個概念哦,因為實在有太多人把它們混為一談了。做物聯網的人,不應該被雲端這件事給綁手綁腳才是!
還有,想跟 Maker 們說,如果你在物聯網上面有很棒的點子,你想拿它來搞一番事業。但是你如果發現,你的東西如果不靠 ThingSpeak、Firebase 之類的服務就活不下去,那你就真的要好好再評估一下,是不是產品本身的價值,將雲端抽離掉之後還存在。(意思是說,價值其實是因為你的東西很好用,跟雲端不雲端沒有關係。)
(最後ㄋㄟ,不免要再小小地打一下招募廣告!我們公司超缺前端工程師.... 特別喜歡有 React, Flux 經驗的人.... 如果你也想在物聯網這塊領域耕耘耕耘,歡迎跟我聯絡哦~ 好歹讓我有機會跟你介紹一下我們在做些什麼啊~)
超靠北又超中肯的~讚
ReplyDeleteXDD 不要嚇我啊~~
Delete